科技巨头扎堆生产“美国制造”

发表时间:2013/7/18 浏览:3827

标签:科技 制造  所属专题:模切加工专题

        部分科技产品上的标签似乎要从“Made In China”改为“Made In USA”了。进入2013年,至少有三家科技巨头已经宣布,其某款或数款产品将改为在美国生产。

        先是摩托罗拉,该公司宣布其被Googe收购后的第一部旗舰机型Moto X将在美国制造,这一举措甚至成为了广告宣传的标语,试图激发美国民众对于国产产品的拥戴。

        再是苹果的Mac Pro,这款外形超级前卫的图形工作站选择在美国制造,而不是继续让位于中国大陆的富士康代工。

        然后是最近确认的联想,这家已经成为全球最大PC制造商的中国企业,在美国本土公司开始将生产线回撤的同时,也宣布要在北卡罗来纳州设立工厂,组装ThinkPad商务笔记本和ThinkCentre工作站。

        为什么这些科技巨头在今年纷纷把生产线拉回了美国本土。他们在中国已经建立了较为成熟的代工、监管和物流体系,为什么要再花钱在美国建厂呢?

        如果再细看,你会发现上述三家公司宣布“回撤”的产品,都是各家的主打产品,而且都是较为高端的计算设备。Moto X、Mac Pro都需要非常细致的生产和组装流程,而ThinkPad更是以做工精良著称(当然这里说的是高端机型)。此外,还有人提出了保密性的观点,即这些高端产品不同于以往的普通产品,需要较高的保密性。

        正如摩托罗拉高管解释的那样:将生产线设立在国内(德克萨斯州),方便工程师与制造车间一间进行交流和沟通,这样就能制造出更符合客户需求的产品。值得注意的是,Moto X除了主打本土制造,还像当年的戴尔一样支持个性定制。

        我想,上述两个理由似乎不能解答问题。这些产品一定是全球的产品,而不是局限于某个市场的产品,因此将生产和购买优势向美国本土的消费者倾斜是不公平的,这肯定也不是生产线回撤的决定因素;其次,保密性的说法是毫无说服力的,像iPhone这样涉及到千百项重要专利的设备仍然选择海外加工,因为美国国内的代工厂没有这个产能和良品率(可参见第一代iPhone发布时乔布斯的有关历史)。

        这些产品所谓的保密性,只有在研发阶段有价值,这就是为什么会有谍照;而到了发布甚至开放购买以后,保密性就无从说起了,那时依靠的是专利保护,而不是商业秘密保护。因为任何一位消费者都可以把新款的Mac Pro拆开来看个究竟。

        有意思的是,摩托罗拉选择在德克萨斯州投资建厂,其合作伙伴是伟创力;而苹果和联想分别在德克萨斯州和北卡罗来纳建厂,其合作伙伴则是富士康。富士康目前在积极扩张在美国的产能,而苹果的本土Mac是否会由富士康代工还未有明确的说法,不过看起来富士康应该是首选。

        总之,这三家企业都没有自己投资建厂,而是选择了跟代工厂合作的方式。也就是说把原本在中国的合作关系转移到了美国。我想这是第一个重要的理由:劳动力成本。

        众所周知,现在美元兑换人民币的汇率在不断缩小,致使国内的劳动力价格有所“上升”。这样一来,海外代工在劳动力成本上的优势就不再明显。

        第二个重要的理由,是美国所谓的“制造业复苏”。在1960年代,美国的工作岗位中有约29%来自制造业,而到了2011年这一比例则降为了9%。面临着逐渐衰退的经济,以及居高不下的失业率,奥巴马政府急需采取措施抑制情形恶化,而制造业的复兴无疑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问题。

        奥巴马曾问乔布斯:要花多大代价才能在美国制造iPhone?乔布斯给出的答案,当然是:美国的产能不如中国。这是个事实;但也要注意到,这个故事中的主角是iPhone,是一部需要全球铺货一次性出货10万台的产品。

        而Moto X是定制的,Mac Pro也并不是“街机”,高端ThinkPad和ThinkCentre的用户群相较联想其他的消费级笔记本更是要窄很多。所以,把这些产品拉回美国制造,奥巴马政府还是很有信信心的。

        第三个理由,也是我认为是出于公关战略上的理由,即打造高质量形象工程。无论是对于美国本土的消费者,还是对于中国等海外市场的消费者来说,美国公司研发的产品在美国制造似乎是一种质量的保障。

        这不是我的主观臆断,科技巨头高管的就是这样想的,也是这样向消费者宣传的。这就好比中国的消费者总是对进口宝马趋之若鹜,而对于国产版本则嗤之以鼻。

        但这个第三个理由真的是长久之计吗?显然不是。科技巨头们似乎还应该向宝马公司学习,因为后者主打的理念:无论产品在哪里制造,都是宝马制造。对于较为“廉价”的科技消费品,也应该借鉴这种全球化生产的理念:无论在哪里组装,都是苹果制造。


分享此文章的方式

我要评论:( 请您说点什么吧!)

评论 注册用户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,请登录 企业会员个人会员